中国汽车组团赴美:让全球听到中国造汽车的轰鸣
2018-05-04 10:54:45
14个国家和地区、1200多家参展商、1022台参展车辆、105台全球首发车……每逢双年在北京举办的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在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后,已成为全球汽车制造商积极参与、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国际顶级车展。它成为中外汽车业界在中国的重要展示平台,更是世界不断刷新对中国汽车业发展水平认知的窗口。德国《商报》4月24日的文章称,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向世界巅峰发起冲锋。
中国汽车走出国门
同样的评价,我们还能在其他外媒报道的字里行间读到。早在3月26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彭博社就把最新款SUV领克02的新车发布会比作“怀抱全球雄心的中国汽车业精心设计的‘亮相派对’。”领克是吉利和沃尔沃合资的高端汽车品牌。该报道称,这是有史以来头一次,一款中国品牌汽车将在西欧制造并销售,其终极目标是进入美国市场。由李书福领衔的中国汽车业满怀雄心壮志,试图跻身全球汽车业三巨头(即美国、德国和日本)之列,并由此成为“第四极”。
彭博社的报道称,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至少有四家中国汽车制造商,以及三家由中国人所有的初创企业(即SF Motors、蔚来汽车和拜腾汽车)计划从明年开始在美国销售汽车。与此同时,获得沃伦·巴菲特支持的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加州建造电动公交车;百度正携手微软地图服务商TomTom NV和芯片巨头英伟达开发一个自动驾驶平台;北京图森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正在亚利桑那州测试自动驾驶的货运卡车。
“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谈到中国汽车制造商时,总部位于伦敦的BMI Research公司汽车研究部门主管安娜·玛丽·巴斯登如是说道。“与国际制造商携手合作这么长时间之后,他们已经变得更加成熟。”
在接受彭博社专访时李书福曾表示:“我希望全世界都能听到吉利和其他中国造汽车发出的轰鸣,吉利的梦想是成为一家全球化公司。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走出国门。”
领克02(路透社)
中国车企撬动的不仅是乘用车市场
而中国汽车业对全球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并不仅仅局限于让他们的汽车行驶在美国和欧洲的道路上。
同样重要的是,中国人也在收购外国零部件供应商的股份,并向全球供应电动车电池,还对用于生产电动车电池的金属资源进行大量投资。
彭博社称,早在十年前,吉利、奇瑞和比亚迪等中国汽车制造商就开始谈论如何利用一系列低成本的乘用车撬开美国市场。这些努力迟迟没有进展。于是,中国汽车业开始通过收购建立全球业务。
根据彭博社汇编的数据,在过去五年,中国企业一直致力于收购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生产商的股份,迄今至少宣布了价值310亿美元的海外交易。
其中最大手笔的买家是李书福,他斥资近130亿美元收购了戴姆勒和卡车制造商沃尔沃的股份。而作为亚洲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腾讯控股收购特斯拉5%的股份只花了大约18亿美元。
随着软件和电子产品对汽车的重要性变得与发动机不相上下,中国致力确保自己不会在这个市场上落后。拥有中国最大搜索引擎的百度宣布成立15亿美元的阿波罗基金,将在未来三年投资100个自动驾驶项目。
“我们通过这些合作关系,获得了在美国自动驾驶汽车市场上竞争的机会,”百度负责智能驾驶业务的副总裁李震宇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说,“如果有很好的发展计划,每个人都有赢的机会。”
百度和腾讯等中国企业的竞争对手是Alphabet旗下自动驾驶公司Waymo、优步科技和其他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制造商,他们的目标是到2021年大规模应用自动驾驶汽车。
而中国希望在10年内部署3000万辆自动驾驶汽车,这催生了新兴的芯片行业,地平线机器人等初创企业随之崛起,为自动驾驶汽车打造智能系统。
德国《商报》认为,不仅在燃料汽车领域,而且在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方面,中国汽车制造商也将占领未来市场。据报道,在北京车展开幕前,戴姆勒宣布将在人工智能领域加强与中国技术公司阿里巴巴的合作。奥迪和沃尔沃也将与阿里巴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仅2017年,中国就销售了77万辆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超过其他国家。
德国《商报》引用高风咨询公司谢祖墀的话说,中国推动了有创新思想并且希望改变汽车行业的创业公司的新方向。他说:“中国自动驾驶系统的供应商正在制定具有全球野心的新标准。”
4月25日,参观者在比亚迪汽车的模拟驾驶室设备上体验。(新华社)
汽车业的未来将在中国塑造
汽车工业起源于西方,内燃机汽车的发明让西方汽车企业近一个世纪以来一直占据汽车行业的领先地位。而如今,电动发电机的出现正在削减它们的优势。
彭博社称,中国政府将电动汽车视为在新兴的动力总成技术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的最佳机会,此举也会减少雾霾和对外国石油的依赖。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并在2015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本周举行的北京车展推出的174款电动汽车,其中124款是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车型。报道援引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的话说,“新能源汽车可以帮助中国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领导者”,“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现在可以从同样的起点出发。”
作为宝马公司前高管,拜腾公司首席执行官毕福康(卡斯滕·布赖特菲尔德)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对中国汽车业未来发展的信心,他选择来到中国开创新的电动汽车品牌拜腾,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在接受德国《商报》的采访时表示,目前整个汽车工业的变化非常大,不论在生产还是在商业模式方面。一切都在电动化,汽车变得更智能。借助高速上网,自动驾驶很快将成为可能。新企业现在有机会占领这个领域。传统企业可能因为现有结构很难应变。而中国恰恰拥有所有条件。他说:“这里有一个迅速发展的巨大市场,有希望发展智能系统的政治环境。在中国,人们乐意及早提供风险投资。作为给宝马公司工作了20年之久的德国工程师,这么说令我有些难过——但汽车行业和汽车的未来将在中国发展和塑造。”
“我们需要5万个充电桩”——第二天就会安装好。你到德国试试看行吗?”毕福康说,“电池技术方面的情况也是如此:中国已经理解这是未来汽车制造的一项核心业务,因此它资助本土电池制造商并尝试建立合资企业。”毕福康预测,5年后可能还不是,但10年后中国肯定是新的汽车超级大国。
中国汽车走出国门
同样的评价,我们还能在其他外媒报道的字里行间读到。早在3月26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彭博社就把最新款SUV领克02的新车发布会比作“怀抱全球雄心的中国汽车业精心设计的‘亮相派对’。”领克是吉利和沃尔沃合资的高端汽车品牌。该报道称,这是有史以来头一次,一款中国品牌汽车将在西欧制造并销售,其终极目标是进入美国市场。由李书福领衔的中国汽车业满怀雄心壮志,试图跻身全球汽车业三巨头(即美国、德国和日本)之列,并由此成为“第四极”。
彭博社的报道称,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至少有四家中国汽车制造商,以及三家由中国人所有的初创企业(即SF Motors、蔚来汽车和拜腾汽车)计划从明年开始在美国销售汽车。与此同时,获得沃伦·巴菲特支持的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加州建造电动公交车;百度正携手微软地图服务商TomTom NV和芯片巨头英伟达开发一个自动驾驶平台;北京图森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正在亚利桑那州测试自动驾驶的货运卡车。
“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谈到中国汽车制造商时,总部位于伦敦的BMI Research公司汽车研究部门主管安娜·玛丽·巴斯登如是说道。“与国际制造商携手合作这么长时间之后,他们已经变得更加成熟。”
在接受彭博社专访时李书福曾表示:“我希望全世界都能听到吉利和其他中国造汽车发出的轰鸣,吉利的梦想是成为一家全球化公司。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走出国门。”
领克02(路透社)
中国车企撬动的不仅是乘用车市场
而中国汽车业对全球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并不仅仅局限于让他们的汽车行驶在美国和欧洲的道路上。
同样重要的是,中国人也在收购外国零部件供应商的股份,并向全球供应电动车电池,还对用于生产电动车电池的金属资源进行大量投资。
彭博社称,早在十年前,吉利、奇瑞和比亚迪等中国汽车制造商就开始谈论如何利用一系列低成本的乘用车撬开美国市场。这些努力迟迟没有进展。于是,中国汽车业开始通过收购建立全球业务。
根据彭博社汇编的数据,在过去五年,中国企业一直致力于收购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生产商的股份,迄今至少宣布了价值310亿美元的海外交易。
其中最大手笔的买家是李书福,他斥资近130亿美元收购了戴姆勒和卡车制造商沃尔沃的股份。而作为亚洲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腾讯控股收购特斯拉5%的股份只花了大约18亿美元。
随着软件和电子产品对汽车的重要性变得与发动机不相上下,中国致力确保自己不会在这个市场上落后。拥有中国最大搜索引擎的百度宣布成立15亿美元的阿波罗基金,将在未来三年投资100个自动驾驶项目。
“我们通过这些合作关系,获得了在美国自动驾驶汽车市场上竞争的机会,”百度负责智能驾驶业务的副总裁李震宇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说,“如果有很好的发展计划,每个人都有赢的机会。”
百度和腾讯等中国企业的竞争对手是Alphabet旗下自动驾驶公司Waymo、优步科技和其他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制造商,他们的目标是到2021年大规模应用自动驾驶汽车。
而中国希望在10年内部署3000万辆自动驾驶汽车,这催生了新兴的芯片行业,地平线机器人等初创企业随之崛起,为自动驾驶汽车打造智能系统。
德国《商报》认为,不仅在燃料汽车领域,而且在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方面,中国汽车制造商也将占领未来市场。据报道,在北京车展开幕前,戴姆勒宣布将在人工智能领域加强与中国技术公司阿里巴巴的合作。奥迪和沃尔沃也将与阿里巴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仅2017年,中国就销售了77万辆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超过其他国家。
德国《商报》引用高风咨询公司谢祖墀的话说,中国推动了有创新思想并且希望改变汽车行业的创业公司的新方向。他说:“中国自动驾驶系统的供应商正在制定具有全球野心的新标准。”
4月25日,参观者在比亚迪汽车的模拟驾驶室设备上体验。(新华社)
汽车业的未来将在中国塑造
汽车工业起源于西方,内燃机汽车的发明让西方汽车企业近一个世纪以来一直占据汽车行业的领先地位。而如今,电动发电机的出现正在削减它们的优势。
彭博社称,中国政府将电动汽车视为在新兴的动力总成技术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的最佳机会,此举也会减少雾霾和对外国石油的依赖。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并在2015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本周举行的北京车展推出的174款电动汽车,其中124款是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车型。报道援引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的话说,“新能源汽车可以帮助中国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领导者”,“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现在可以从同样的起点出发。”
作为宝马公司前高管,拜腾公司首席执行官毕福康(卡斯滕·布赖特菲尔德)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对中国汽车业未来发展的信心,他选择来到中国开创新的电动汽车品牌拜腾,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在接受德国《商报》的采访时表示,目前整个汽车工业的变化非常大,不论在生产还是在商业模式方面。一切都在电动化,汽车变得更智能。借助高速上网,自动驾驶很快将成为可能。新企业现在有机会占领这个领域。传统企业可能因为现有结构很难应变。而中国恰恰拥有所有条件。他说:“这里有一个迅速发展的巨大市场,有希望发展智能系统的政治环境。在中国,人们乐意及早提供风险投资。作为给宝马公司工作了20年之久的德国工程师,这么说令我有些难过——但汽车行业和汽车的未来将在中国发展和塑造。”
“我们需要5万个充电桩”——第二天就会安装好。你到德国试试看行吗?”毕福康说,“电池技术方面的情况也是如此:中国已经理解这是未来汽车制造的一项核心业务,因此它资助本土电池制造商并尝试建立合资企业。”毕福康预测,5年后可能还不是,但10年后中国肯定是新的汽车超级大国。